骨折

– 以下內容經 沙惠良醫生 審校

根據衞生署發表的2017年健康狀況統計報告,本港全年因各類骨折而送院的病人多達41,000多宗,當中因骨折而死亡的人亦有約90宗。

 

甚麼是骨折?

當骨頭承受過大外力,並超過自身負荷時,便會出現斷裂或變形等情況,可稱為骨折。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原因包括累積性壓力、骨質疏鬆等原因,也有可能引起骨折。骨折會因傷者年齡的較顯著的分別,例如長者因骨質疏鬆問題,較易發生骨折及骨頭較易碎裂,而兒童由於還在成長階段,骨頭會較軟和容易彎曲,因此會較容易出現青枝骨折或生長板骨折。

青枝骨折 骨沒有完全斷開,而是出現變形或裂開,由於情況與青幼樹枝被扭折時相似,因此被稱為青枝骨折。

生長板骨折

骨由接近長骨末端的位置開始生長,有可能妨礙日後骨骼成長,必須小心處理。

骨折的成因

骨折的成因

造成骨折的成因很多,一般可分為以下幾類:

外力撞擊 最常見的骨折成因,因直接外力超越骨頭所能承受的負荷,因而導致骨頭斷裂。 

間接受力

常見於從高處墜下、兩腳著地的個案,脊椎因承受壓力而出現壓迫性骨折。

肌肉猛烈收縮

因肌肉收縮力過大,骨頭因受到拉扯而出現骨折,例如猛烈咳嗽造成肋骨骨折。

疲勞性骨折

骨骼因長期輕度創傷而引發骨折。

病理性骨折

非由外力所致,而是因傷者其他病理性問題所引發,如癌細胞轉移至骨頭、骨先天成長不全等。

骨折的症狀 + 風險因素

骨折的症狀 + 風險因素

視乎骨折的嚴重性,傷者會出現不同症狀,較常見的是骨折部位出現腫脹、瘀傷或變形,傷者會有疼痛的感覺。但如骨折情況嚴重,則有可能導致內出血,或出現以下症狀:

  • 臉色蒼白
  • 發冷
  • 噁心
  • 輕微頭痛
  • 發燒或休克

 

骨折的風險因素

  • 長者
  • 停經後女性
  • 長期病患
  • 骨質疏鬆病人
  • 運動員

如何診斷骨折?+ 治療方法

如何診斷骨折?+ 治療方法

骨折一般可透過X光檢查作出診斷,但如出現複雜性或粉碎性骨折,傷者便有可能需要接受斷層電腦掃描(CT scan)檢查。

 

骨折的治療方法

骨折的治療目的,主要是將斷掉的骨頭回復到原來位置並進行固定,視乎骨折的位置及嚴重性,醫生會為病人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如屬於簡單的閉合式骨折,醫生會選用石膏模或夾板固定患處,如無法通過復位治療回復原位,但有可能須開刀復位並以骨釘或鋼板作固定。

閉合式復位治療 利用人手將骨折處移回正確的位置並進行固定,等待6至8 星期讓患處自然癒合。

開放式手術治療

如確認閉合式治療令患處癒合,醫生便有需要開刀把斷骨重新排列,再以骨釘或鋼板固定斷骨,等待患處自然癒合。術後傷者或須接受物理治療,加快回復活動能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