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現況
肺癌是本港男性中首位最常見的癌症,而女性方面則排行第三位。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2019年共有5,575 宗肺癌病例呈報,佔所有癌症的15.9%,當中男性佔3,424宗,女性則有2,151宗,男女患者的比例約為1.6比1,大部分患者在40歲以上, 發病年齡中位數約為七十歲, 到75歲男性患肺癌累積風險為20份之1, 女性則為35份之1。
甚麼是肺癌?
肺癌是肺部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肺癌主要可分為 「非小細胞癌」(包括腺癌、鱗狀細胞癌和大細胞癌) 及「小細胞癌」(SCLC),而非吸煙者患上的肺癌類型大多為腺癌。
肺癌症狀
早期肺癌或無明顯症狀,直至發展至一定程度時便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若症狀出現並持續兩周,經治療後未見緩解,便要警惕可能有異常狀況。
- 持續性咳嗽
- 痰中帶血
- 胸肺反覆受到感染或經久難癒
- 聲音嘶啞
- 胸部不適,咳嗽或深呼吸時感到疼痛
- 食慾不振及體重下降
- 容易疲倦
肺癌的成因
癌症基金會的數據顯示,多達九成的肺癌個案與吸煙有關,而大約每十個吸煙者中便有一人最終會患上肺癌。空氣污染也是誘發肺癌的因素,長期接觸砷、鉻、石棉等有害物質也會增加患上肺癌風險。另外,肺癌亦可能是基因突變所致,常見的基因突變有KRAS、ALK、EGFR等等,而這類個案往往較年輕。一旦患上肺癌,復發率及死亡率均相當高。
肺癌的風險因素
- 45歲或以上
- 吸煙
- 二手煙
- 家族遺傳
- 接觸致癌物質 (砷 , 鈹,鎘,鉻,鎳,石棉,二氧化矽,石英,二氯甲基醚, 氯甲基甲基醚,煤,焦油,瀝青,煙灰,芥子氣,柴油,廢氣,细微大气颗粒物PM2.5)
- 輻射 (α粒子、氡氣、钚-239 、X光、γ射綫)
如何診斷肺癌?
- 早期篩查:低劑量螺旋電腦掃描是唯一有效檢測早期肺癌的篩查方法。在高危人群中,可將肺癌死亡率降低20%。
- 初步檢查:胸部X光可了解肺部狀況,痰液檢測則常用於檢查肺內氣管中形成的腫瘤。
- 影像檢查:電腦掃描(CT scan)可有效偵測極微細的腫瘤及提供腫瘤的立體影像,同時可用於判斷腫瘤有否擴散至肺部附近的淋巴結。PET-CT掃描對於檢測癌症轉移非常有用。磁力共振(MRI)則可用於檢查肺癌有否擴散至腦部或脊髓等組織。
- 組織活檢:利用細針或手術方法取出病灶的小塊組織進行病理化驗及分子分類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是確診及判斷肺癌種類的黃金標準。
- 液體活檢基因測試:透過分析血液或其他體液中由癌細胞分裂過程釋出的浮離基因(circulating tumor DNA),來檢查病人有否出現基因突變,準確度高約70-80%,適合因為癌症的位置難以接近而未能接受組織活檢的病人,可為標靶藥物選擇提供指引。
肺癌的治療方法
現時有很多治療方法也可有效控制肺癌,由手術、化療,到較新的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都有助病人對抗癌症。早期非小細胞肺癌以外科手術或為放射治療為主導,决定於風险因素,或須輔以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藥物、或免疫治療;中期非小細胞肺癌以同步放療及化療為主,輔以免疫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以緩解症狀及延長生存為目標,主要根據病理及分子分類而利用化學治療、標靶藥物、免疫治療或聯合以上方法使用。小細胞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化療及免疫治療(如是擴散期) ,輔以胸部放療和預防性全腦放療。
手術切除
通過手術切除肺癌腫瘤及其附近的一些健康組織,手術方式的選擇各有不同,需視乎腫瘤的大小、分期和擴散狀況而定。有的可能只需切除部分肺組織或一個肺葉,有的則可能需進行全肺切除。
放射治療
若早期患者因年龄或其他疾病不適合接受手術,放射治療便可作為局部根治方法。對晚期患者,也可舒緩肺癌症狀如氣管或靜脈阻塞,也可舒緩骨轉移所引起的疼痛或腦轉移的症狀。過程中會以高能量從體外對準腫瘤進行治療,也可以置於細針或導管內,然後放入體內治療癌症。最新的技術包括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强度調控(IMRT)加上影像導航 (IGRT),可更精準地照射腫瘤部分,避免傷害正常組織。
化學治療 利用毒性比較強的藥物殺死癌細胞,阻止它們繼續生長。化療可於手術前或手術後進行,目的是縮小腫瘤或降低復發風險,也可用於晚期癌症以減輕患者的症狀。
標靶藥物
這種治療需根據病人的癌細胞基因測試結果而定,如 EGFR、ALK、ROS-1、RET、NTRK、MET、BRAF、RAS、HER2基因改變等等,若發現病人體內存在這類基因便可使用相對應的藥物。現時可使用的標靶藥物有很多種,部分能阻斷細胞中的生長訊號,從而阻止癌細胞繼續生長。另一類藥物是抑制癌病血管新增,餓死癌細胞(anti-VEGF)。
免疫治療
利用患者本身的免疫反應機制來對抗癌細胞,能喚醒人體免疫系統中沉睡的T細胞,使其重新認出並對癌細胞進行攻擊,副作用普遍較輕微,可用於術前或術後輔助治療,或晚期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