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是女性十大癌症第一位,每14名女性就有一位是乳癌病人,因此不少女性也知道自我检查乳房,提防乳癌的重要性,可是对于病征仍有误解。适逢十月是乳癌关注月,借此检视容易被误解或忽略的乳癌征状和风险,远离癌魔。
病人最常见的疑惑是,即使发现乳房有硬块,却没有痛感,大概与乳癌无关,然而这个迷思往往令病人延误诊治时机。医学研究发现,大部份乳癌也不会引起痛楚,因此在乳房发现无痛硬块,更加需要提高警觉。
此外,当乳头或乳房皮肤突然改变,就要特别留意。以乳头为例,如果突然凹陷,有可能是乳房内长了肿瘤,令到韧带把乳头拉扯下陷,属于癌症警号。再者,如果乳房及乳头皮肤出现类似湿疹,或带点黏湿的红疹,甚至出现橙皮纹,即使触摸乳房时未必有硬块,也可能患上属于原位癌的佩吉特病,需尽快求诊。
医生在诊断病人是否患上乳癌时,会透过临床检查、乳房造影及超声波扫描等,去评估癌症风险,有需要则再抽取细胞组织样本化验。因此若乳房出现异常情况,求诊事不宜迟,若能尽早确诊,并属于乳癌早期,成功治疗的机会也会大幅提高。在香港,医管局数字显示2020年乳癌新增个案上升至4,956宗,逾三分之二均属癌症早期,亦即第一、二期,整体乳癌种类主要为贺尔蒙型、HER2型及三阴性型。同时,死亡人数和死亡率亦呈跌势,低于2019年,反映愈来愈多病友战胜癌魔。
除了乳房状况,不少女性对于乳癌风险仍有误解,误以为50岁更年期收经后,或者怀孕待产,就不会患上乳癌。其实由40岁至70岁,均是乳癌高风险发病期,孕妇也有机会患上乳癌。另一方面,除了年龄和家族史,早来经迟收经、没有怀孕和哺乳、体重过重,以及压力等,均是乳癌风险因素。预防胜于治疗,女性由四十岁起,宜定期进行乳房造影或辅以超声波检查。
检查及治疗乳癌有多种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及副作用,患者如有疑问,应向其主诊医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