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

– 以下内容经 廖敬乐医生 审校

甚么是发展性髋关节发展不良? 

正常新生婴儿的大腿骨球状体(即股骨头),应处于骨盘的凹槽(即髋臼)。如婴儿因先天或后天不良姿势,其髋臼发育不良、凹槽不够深,球状体便会不时滑动,造成球状体脱离髋臼,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等情况。

 

忽视发展性髋关节不良有何后果?

婴儿长大后可能会出现长短脚,或更易和提早出现髋关节退化,严重者需置换关节。

 

发展性髋关节不良于新生婴儿普遍吗?

据以往研究显示,香港每1000名新生婴儿,便有一个患上此症。临床上,此症于近年有上升趋势。

 

高危婴儿 发病率倍升

 

比正常风险高 ()

臀产:婴儿屁股朝下出生

10

母亲羊水过少

10

女婴

7

家族病史

5

首胎

2

胎儿生长迟缓

2

过期妊娠:婴儿40周后出世

2

 

发展性髋关节不良有何病征?

一般婴孩不会感到痛楚,很易被忽略。照顾者需多加留意婴儿是否有以下情况:

  • 两脚长短不一
  • 两边大腿或臀部皮肤皱折不对称
  • 更换尿片时,大腿未能完全向两侧张开,或张开的程度不对称
  • 拖著一条腿爬行
  • 站立姿势异常,如一只脚的脚踝离地并以脚趾支撑身体
  • 步伐异常,如跛行或其中一只脚以脚趾走路

 

如何预防发展性髋关节不良?

安排婴儿于六周大前接受髋关节超声波检查。

  • 香港母婴健康院有为新生婴儿检查髋关节,主要为肉眼观察和手法检查,但这些方法并不敏锐,最保障还是超声波检查。
  • 奥地利、德国、瑞士、捷克和蒙古等国家,早已推行新生婴儿髋关节超声波普查,所有这些国家的新生婴儿需于出生六星期内,以超声波检查其髋关节;研究显示这些国家的婴儿接受髋关节手术个案有下降趋势。

 

包裹婴儿要注意

近年流行swaddling,模拟婴儿在妈妈子宫内,有助安抚婴儿情绪。不过,美国儿科学会已提醒,父母必须注意安全。其中一项要点,就是不要把婴儿包得太紧,不可强行拉直婴儿双脚,并确保婴儿双腿能自然弯曲。尤其是高危群组的婴儿,父母最好不要包裹。 

 

治疗发展性髋关节不良

及早揪出个案,有助抓紧黄金期接受非入侵治疗,免却幼童接受手术的风险。

0-6个月

6个月-1岁半

 1岁半-5

成年后

帕氏带(Pavlik Harness/

骨盆固定器(Tubingen Splint

封闭式复位/开刀手术复位及髋部人字形石膏

盆骨截骨术及髋部人字形石膏

如患者髋关节开始退化并疼痛,而关节软骨仍未磨蚀,可接受髋臼周边截骨术(PAO

  • 非入侵性治疗,让髋关节自然复位
  • 须每天24小时佩戴
  • 康复时间:约23个月
  • 02个月使用,治愈率达90%95%
  • 先把髋关节复位,再用石膏固定患者胸口至脚跟
  • 康复时间:约3个月
  • 先进行盆骨截骨手术,把髋臼由很斜、很浅变回较深及健康的状态;术后须用石膏固定患者胸口至脚跟约56星期
  • 毋须植入金属固定
  • 康复时间:约23个月
  • 进行盆骨转移手术,把长得不够深的髋关节,转移到最需要承托的位置,惟此法创伤性较高、风险亦较大。
  • 康复时间:36个月
  • 如患者软骨经已磨蚀,则须置换人工关节。

*5岁后确诊,不建议进行任何手术。如患者髋关节开始退化并疼痛,才须接受治疗。 

 

个案一:15个月大婴儿双腿难以张开

杨太指女儿几个月大时,每次帮她换尿片都感到BB的髋关节不妥:“为何我女儿双腿不能张开?每次帮她换片都跟她斗力!”她曾谘询儿科医生但未找出原因,直至照X光和进行超声波检查,才发现BB的髋关节发展不良。可是,由于BB当时已7个月大,尝试非入侵方法矫正但无效,需要开刀矫正。如不正视问题,将会影响步姿及步行,甚至加速关节劳损。

 

个案二:4岁女孩术前走路奇怪 术后可跳舞.

今年4岁的心心(化名)于两岁时入读幼儿班,老师向心心妈咪反映其女儿步姿不妥,提醒家长多加留意。心心妈咪忆述:“其实亲友也留意到这问题,但医生检查后认为问题不大,我还以为女儿只是扁平足。不过,老师提醒后,我再找骨科医生看看,岂料X光报告显示女儿一边髋关节脱臼,另一边也发育不良,要立即入院做手术(盆骨截骨术)!”

术后,心心还要打石膏,石膏由胸部延至脚眼,让她保持擘开双腿的姿态,维持两个多月。心心妈咪说:“我们唯恐女儿的石膏会发臭,每天悉心为她清洁,又怕她湿疹发作,要照顾好她的皮肤。大人和小孩都辛苦了!”

拆石膏后,心心戴上支架继续矫正。因长期不能活动,心心需接受几个月的物理治疗。现在不但可正常行路,还可以跳舞,但剧烈运动如打球、跳弹床及柔软体操等就要避免,不良姿势如跷脚及蹲下亦不建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