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8日

「年紀大機器壞?」機械臂膝關節置換手術誤差減至1毫米 保護健康組織

– 以下內容經 張文康醫生 審校
elderly knee pain

原文刊於《健康研究所》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及最複雜的關節,在承受人體重量之下維持下肢活動能力。當它飽經年月的磨蝕,便會開始衰退,因此退化性膝關節炎是本港長者常見的疾病之一,嚴重地削弱患者活動能力。骨科專科張文康醫生指出:「以往換膝手術需依靠醫生經驗,以肉眼判斷切骨的位置以接合人工關節,難免存在誤差。」幸近年積極發展的機械臂能在手術前及期間精準量度換膝的位置,誤差已大幅降低至1毫米或1度。

 

膝關節炎非「老人病」

人體的膝蓋骨之間有軟骨,行走及屈曲時不會有痛感。不過年紀越大,損耗越大,軟骨會退化、變薄,便會引起不適。根據世衛的數據顯示,全球的退化性關節炎中,影響膝關節的佔8成。張醫生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患者中不只有長者,本身曾經有關節創傷,例如骨折、半月板或韌帶受傷及類風濕關節炎等人士,膝關節也有機會提早退化。」

 

關節退化影響日常生活需「換膝」 機械臂將誤差值降低

目前口服藥物、藥物注射、物理治療均有助紓緩退化性關節炎,張醫生闡述,如患者病情嚴重,醫生會透過影像掃瞄評估關節退化程度、評估症狀有否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行動能力,以判斷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全膝關節置換或半膝關節置換手術。

但不論置換哪種人工關節,以往手術主要依靠醫生的肉眼及經驗以判斷切骨或截骨的位置及範圍,難免會出現誤差,而近年逐漸發展使用機械臂進行關節置換手術,透過術前將患者膝關節資料輸入電腦及手術期間利用機械臂備有的高解像度相機拍攝骨頭,幫助準確決定需進行切骨的位置,除了能把誤差值降至少於1毫米和1度外,亦能減低對附近軟組織的損傷。 

張醫生分享,一名64歲女患者因退化性關節炎而被折磨5年的個案,患者雙腳均有退化性關節炎,BMI指數高達40,一邊關節更已嚴重退化彎曲至31度,所以手術較複雜。為了確保準確度,醫生替患者雙腳進行機械臂關節置換手術,患者於手術當天便能下床走動,大約三天後出院。

 

換關節後未必需「維修」

不少患者則擔心太早進行換膝手術的話,將來或因人工關節損耗而需再次進行手術,但根據研究顯示,現時患者進行關節置換手術的話,10年後只有少於1成患者需進行翻修手術,可見目前人工關節的「壽命」較以往長。

張醫生最後指,為讓人工關節得以一直使用,不少患者術後可能會避免進行運動,以免磨蝕關節,但張醫生表示此說法實屬誤解,相反患者應多活動,例如進行伸展運動,同時強化關節附近的肌肉,令關節活動程度達至最大,這才是有效維持人工關節功能的做法。

 

文章由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骨科顧問醫生張文康醫生撰寫

標籤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