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药物涂层支架:防止血管“一塞再塞”

– 以下内容由卢家业医生讲解
Screenshot 2025-03-31 111042

不少人都知道“通波仔手术”名字的来由,就是用球囊扩张血管的原理,使血管回复畅通。然而,医学界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一直革新通波仔技术,将术后复发机率降至最低。

一般若冠心病患者的血管阻塞程度超过七成、血管阻塞在主干动脉超过五成,或患者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医生就会建议进行通波仔手术。

最早期的通波仔手术没有支架,只利用球囊扩张阻塞的血管,效果并不持久,因为血管会倒塌或重新收窄。于是医学界开始在球囊扩张后置入裸支架撑住血管,成功减少血管再收窄的机会。然而,患者日后仍有一定血管收窄的风险。

随著技术进一步革新,最新的药物涂层支架已被广泛应用,取代旧有的裸支架。由于血管置入支架后会出现发炎现象,或令细胞增生而引致血管及支架收窄,于是医学界研发出药物涂层支架,借此抑压细胞增生,防止血管再收窄。部分患者亦可选择使用同样有药物涂层的镁合金可溶性支架,在通波仔手术一年后,支架会在患者体内慢慢降解。

药物涂层支架除了可抑压细胞增生外,在物料上亦比裸支架大为进步,提供更高的血管承托力。药物涂层支架更比起裸支架薄了超过一半,减低血管收窄机率,复发风险大减。

 

资料来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5%81%a5%e5%ba%b7/%e8%97%a5%e7%89%a9%e5%a1%97%e5%b1%a4%e6%94%af%e6%9e%b6-%e9%98%b2%e6%ad%a2%e8%a1%80%e7%ae%a1-%e4%b8%80%e5%a1%9e%e5%86%8d%e5%a1%9e-/545790

 

关闭
家庭医学普通科门诊
Closed
Loading...